从“文化差异”到“护理适配”: 跨文化视角讲座为国际护理学子打开新视野 2025年09月19日  2025年9月18日19:30,国际护理系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跨文化护理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系负责人周英教授主持,特邀香港圣方济各大学(Saint Francis University)健康科学学院护理学教授Graeme D. Smith担任主讲人。2024-2025级全体国际护理系学生全程参与,旨在帮助学子深入理解跨文化护理的核心内涵,筑牢应对多元文化护理场景的专业能力根基。 讲座伊始,Smith教授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的苏格兰文化背景与爱丁堡大学的工作经历。他不仅生动勾勒出爱丁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还通过“Greyfriars Bobby”的经典故事,诠释了苏格兰文化中“忠诚”的核心特质,为跨文化护理主题的深入展开铺垫文化认知基础。 本次讲座紧扣跨文化护理的核心概念、关键影响因素与实践要点。Smith教授结合丰富案例与研究数据,从个人空间与距离、目光接触、时间与守时观念、触摸与隐私边界、饮食文化、伦理与沟通六大维度,对跨文化护理展开细致解读。针对护理实践,他进一步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避免对患者形成“刻板印象”,将每位患者视作独特个体;重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善用其传递积极信号;面对文化认知盲区或语言障碍时保持诚实,坦诚告知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沟通中遵循“简洁清晰”原则,确保信息传递精准易懂。同时,Smith教授强调,跨文化护理的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需在充分理解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文化适配的护理服务;无论未来在境内服务多元文化患者,还是赴海外开展护理工作,都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视文化差异,以有效沟通打破文化壁垒,切实保障护理质量与患者福祉。 讲座尾声,周英教授对Smith教授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感谢。她指出,本次讲座为国际护理系学生搭建了感知全球多元护理文化的重要桥梁,不仅丰富了学子们的专业认知,更助力学生将跨文化护理理念融入专业学习与未来实践,为提升国际化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一条:全英赋能,筑梦未来! 广州华商学院2025级国际护理全英班开学典礼启新 下一条:订单班来了!医保+康复治疗专业双收益,华商学子迎来新机遇 【关闭】
2025年9月18日19:30,国际护理系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跨文化护理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系负责人周英教授主持,特邀香港圣方济各大学(Saint Francis University)健康科学学院护理学教授Graeme D. Smith担任主讲人。2024-2025级全体国际护理系学生全程参与,旨在帮助学子深入理解跨文化护理的核心内涵,筑牢应对多元文化护理场景的专业能力根基。 讲座伊始,Smith教授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的苏格兰文化背景与爱丁堡大学的工作经历。他不仅生动勾勒出爱丁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还通过“Greyfriars Bobby”的经典故事,诠释了苏格兰文化中“忠诚”的核心特质,为跨文化护理主题的深入展开铺垫文化认知基础。 本次讲座紧扣跨文化护理的核心概念、关键影响因素与实践要点。Smith教授结合丰富案例与研究数据,从个人空间与距离、目光接触、时间与守时观念、触摸与隐私边界、饮食文化、伦理与沟通六大维度,对跨文化护理展开细致解读。针对护理实践,他进一步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避免对患者形成“刻板印象”,将每位患者视作独特个体;重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善用其传递积极信号;面对文化认知盲区或语言障碍时保持诚实,坦诚告知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沟通中遵循“简洁清晰”原则,确保信息传递精准易懂。同时,Smith教授强调,跨文化护理的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需在充分理解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文化适配的护理服务;无论未来在境内服务多元文化患者,还是赴海外开展护理工作,都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视文化差异,以有效沟通打破文化壁垒,切实保障护理质量与患者福祉。 讲座尾声,周英教授对Smith教授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感谢。她指出,本次讲座为国际护理系学生搭建了感知全球多元护理文化的重要桥梁,不仅丰富了学子们的专业认知,更助力学生将跨文化护理理念融入专业学习与未来实践,为提升国际化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